李正连:长剑劲旅排头兵 铁血担当砺剑人

军人风采 央视网 2016-09-29 第201期 A-A+

央视网消息 大国长剑威震苍穹,铁血雄风惊天地。他执掌大国重器,锻造导弹锐旅,关山月冷,他带领官兵强军备战足音铿锵。

指挥所里,他鹰隼般的目光,凝视着电子地图上不断变化的电磁频谱曲线、气象卫星云图、空情预警信息等,在多维立体的战场空间里寻找火力突击的发射窗口,指挥一枚枚导弹直刺苍穹,精确命中目标。他事事都坚持求真务实,在谋打赢的轨迹上激情奔跑。

2016年初,他被评为火箭军“十大砺剑尖兵”,他是火箭军某导弹旅旅长李正连。仰望导弹腾空划出的壮美轨迹,一幅新的“砺剑图”已在他心里勾划开来。

箭在弦上 闻令出征

军校毕业,李正连进入我军第一支常规导弹旅“种子队”,从此开始“天天抓战备、常年搞戒备”的日子,从连长、营长到作训科长、旅参谋长,打仗那根弦,越绷越紧。

带兵打仗,使命催征。李正连带动全旅官兵牢固树起打仗标准,反复锤炼战备“组合拳”。他打起背包住进发射一营搞试点,白天实地查短板,夜里挑灯定措施。试点结束,全旅“找茬”,不断细化,反复完善,一份《旅物资标准化建设实施细则》出炉,使部队时刻保持“随时能用、随时能战”的临战状态。

实战需要,逼着思维升级。他采取“全年轮换值班、循环滚动训练”的方式,常态化开展高戒备值班拉动、整旅全装拉动、防暴处突等“七个拉动”,探索的常规导弹部队“四级”值班待战模式在火箭军部队全面推广。

眼睛里永远有敌人,才可能战胜敌人;宁可备而无战,不可战而无备。李正连带领的这支虎狼之师,每天都有新变化:一体化指挥平台覆盖所有点位,鼠标一点,号令全旅;战备值班分队日踞发射架下、夜宿导弹车旁,枕戈待旦、闻令出征;野战干粮试吃,由“先补后吃”代替“先吃后补”,虽是顺序简单一变,战备状态却更高了。

“‘箭在弦上’已成常态,部队闻令‘随时能战’!”李正连的大嗓门,源自一份满满的自信。

深入训练现场检查指导

李正连深入训练现场检查指导

自立标杆 练兵练将

大嗓门、硬腰杆、板寸头,是李正连的标志;言出必行、干练利索、严以律己,是李正连的性格。

带兵打仗,李正连自立标杆,日常生活,时时处处做好表率。旅史馆里,一块“全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先进单位”的奖牌格外醒目,似乎让人明白一个道理:带兵人的气质决定一支部队的气质,他勇担风险,部队就会真打实练,他充满血性,官兵就会勇往直前。

刚当旅长那年,李正连发现野外训练场缺少待机地域,部队行动难躲“天眼”追踪,伪装是个大难题,他便着手在戈壁滩上建起半地下掩体,还专门请来伪装专家研究现代“隐身术”,战车长剑动之无痕。

那年冬训,驻训地域雪深没膝,极目之处,不见一兵一卒。号令一出,战车揭开雪地伪装,导弹精兵跃出雪野,在洁白的雪原上纵横驰骋,连上级导调组都大吃一惊:最近的警戒人员就伏在脚边的雪窝子里。

砺剑砺锋、练兵练将。李正连常说,什么样的指挥员带什么样的部队。在他的办公桌上,摆着一本指挥员名册,他时常对照一个个名字盘点:运筹帷幄、摆兵布阵孰优孰劣,补齐短板、锤炼能力如何发力。

聚焦明日之战 规划今日之练

作为导弹部队,在复杂电磁环境下、特殊地理环境和极端天候条件下、现代战争夜战夜训的‘四难’条件下‘随时能战、准时发射、有效毁伤’,就是实战!”话虽不长,却是李正连多年练兵打仗的心得。

如今,李正连带领部队打胜仗的“剑谱”上,正浓墨重彩地书写创新之举。

——为构设逼真战场环境,对导弹操作大厅进行信息化改造,一个“遮风挡雨”的训练场所将成为能模拟复杂困难环境、开展战技术融合训练、能实现全旅合成训练的“淬剑池”。

——着眼使命任务,加强作战对手研究,率先建立旅级“作战目标库”,按照打仗要求细化每一个作战环节,形成完备的军事训练体系。

——建立军情通报机制,每天早上开交班会,通报军情和卫星临空情况,作为组织军事训练的重要参考。

大时代充满大挑战,大挑战呼唤大担当。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命名火箭军,授予火箭军军旗并发表重要训词,开启了建设强大的现代化火箭军新的伟大征程。李正连感慨地说,从军30年,获过无数奖,但他最喜欢这个荣誉——砺剑尖兵。

860010-1102010100
1 1 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