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视新闻客户端

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

国内国际图片生活军事人物科技文娱经济评论

【两优一先典型】包谷垴乡党委:党旗在家园高高飘扬

中国新闻来源:人民日报 2016年07月02日 04:43 A-A+ 二维码
扫一扫 手机阅读

原标题:

  对于云南昭通巧家县包谷垴乡的村民们来说,党徽与党旗是他们再熟悉不过的东西。

  2014年8月3日,昭通鲁甸县发生6.5级地震,巧家县成为仅次于鲁甸的第二大重灾区。一面面党旗竖了起来,一枚枚党徽戴了起来。从抢险救灾到恢复重建,村民们说得最多的都是“有困难找党员”。

  抗震救灾中的主心骨

  红石岩村是包谷垴乡这个“重灾区”里的“重灾区”,一时间成为“孤岛”。余震频频,滚石不断,就在村民们最恐慌无助的时候,当晚10点,第一批党员干部就已带着物资徒步到达。“好多人都拉着他们哭。看到干部们,我的心才定了一点。”红石岩村村民毛朝芝说。

  地震发生的十几分钟内,包谷垴乡的第一个临时党支部就成立了,组织干部群众抗震救灾,党员干部冲锋在前……

  “那段时间,村民找到我,说的都是‘怎么办,怎么办’。怎么办?想办法给他们办!”红石岩村党总支书记蒋先林说。

  巧家县2000余名党员全部投入一线,包谷垴乡成立了6个红旗社区,11个临时党支部、12个临时党小组,发出党旗40面、党徽2000余枚。“每个党员都佩戴了党徽,亮出身份,为的就是让老百姓找得到、看得见、靠得住。” 昭通市委组织部部长陈真永说。

  恢复重建里的担当者

  2016年春节前夕,包谷垴乡最后一户受灾群众搬入新居。“村民的各种求助电话全变成了祝福短信。”包谷垴社区党总支书记王朝富的脸上写满了笑容。

  灾后的重建工作,更考验着党员干部的担当。2014年8月30日,包谷垴乡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正式启动。按照规划的小营、长埂子、河边、周家坪4个集中安置点和村民自建房屋,需要完成5600多户民房的拆除重建和2000多户民房的修复加固,任务艰巨。

  “征了土地,我们靠什么吃饭?”小营新区集镇的选址一公布,第一个反对的就是老百姓。包谷垴社区干部汤光佳一户一户做工作。

  “你是党员,我就只认你一个,建得成建不成全看你们了。”普正发是闹得最厉害的村民之一,他家有3亩多地被征。汤光佳第五次上门的时候,普正发勉强同意了征地条件。

  2015年11月,小营新区正式交付村民使用,普正发一家搬进了120平方米的小别墅,还在一楼开起了小超市。“生活好多了,汤干部兑现了承诺,以后我们都跟着党走!”普正发说。

  脱贫路上的领路人

  一条条新公路、一根根饮水管通向了灾区;一幢幢安居房、一座座新家园,正在大山之巅崛起……这是包谷垴乡的干部群众用勤劳与汗水交出的答卷。

  包谷垴乡洼落村建材运输困难,包保单位就立即组织建材运输队伍;红石岩村建房用水困难,就及时协调安装水塔、抽水泵;技术短缺,就联系专家组建技术服务组巡回指导……大到住房建设、产业发展,小到娃儿上学、用水用电、买个锅儿碗筷,党徽在群众中闪闪发亮。

  “大家都是‘白+黑、5+2、晴+雨’苦出来的,有累垮生病住院的,有亲人生病、孩子上学无法照顾的……”包谷垴乡计生服务中心主任申时友说,“但再苦再累都值得。”

  党在哪里,希望就在哪里、力量就在哪里。包谷垴乡产业脱贫的脚步也没有停下。1.5万亩核桃、6000亩花椒、5000亩蚕桑……农村人均收入从2000多元增加到4000多元。“我们的干部信得过,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。”对于未来,毛朝芝充满信心。

  “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,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。我们的基层党组织工作在一线、战斗在一线,把工作做到了群众最需要的地方,是震不垮的坚强堡垒、压不弯的精神脊梁!”昭通市委书记范华平说。(记者 李茂颖)

  • 新闻
  • 军事
  • 财经农业
  • 社会法治
  • 生活健康
扫一扫
扫一扫,用手机继续阅读!
央视网新闻移动端
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
央视新闻移动看!
CBox移动客户端
下载到桌面,观看更方便!


央视新闻下载




860010-1102010100
1 1 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