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视国际 www.cctv.com 2007年05月17日 09:40 来源:
水稻超高产育种,是近20多年来不少国家和研究单位的重点项目。日本率先于1981年开展了水稻超高产育种,计划在15年内把水稻的产量提高50%,即亩产从420-540公斤提高到630-810公斤。
国际水稻研究所1989年启动了“超级稻”育种计划,要求到2000年育成产量潜力比当时产量最高的品种高20-25%的超级稻,即亩产从670公斤提高到800-830公斤,但是,由于指标高、难度大和技术路线欠妥,他们的计划至今尚未实现。
我国农业部于1996年立项了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,其中一季杂交稻的产量指标是:
第一期(1996—2000年)700公斤/亩;
第二期(2001—2005年)800公斤/亩。
(在同一生态区两个百亩以上的示范片,连续两年的平均亩产)
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与江苏农科院合作,育成了一个超级杂交稻先锋组合——两优培九,1999年仅在湖南就有4个百亩示范片,亩产过700公斤,2000年有16个百亩和4个千亩示范片达标,该组合由于产量高、品质好,近几年的种植面积达2000万亩左右,己成为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杂交稻,平均亩产560公斤左右,比一般高产杂交稻亩增50公斤以上。
通过形态改良和利用亚种间杂种优势的技术路线,中心育成了两个第二代的超级杂交稻品种,并提前一年实现了第二期的产量指标。2003年在湖南有四个百亩片,2004年在南方四省有12个百亩片亩产800公斤以上,其中有三个片为连续两年达标。第二期的超级杂交稻已开始大面积推广。
基于以上的成就和进展,我们提出第三期超级杂交稻育种计划,目标是到2010年实现大面积示范亩产900公斤。将分子技术与常规育种结合起来,在利用外缘有利基因方面己取得相当的进展。
责编:多国丽